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9节(2 / 2)


  “疾病猝死?”林涛说,“这……这也太巧了吧?刚刚猝死,然后就失火?”

  我没有接话,翻出死者的两侧肺脏看了看,说:“不,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虽然有自发破裂的可能性,但是也有很多是有外界原因的。比如这个死者,不仅仅是动脉瘤破裂,而且双侧的肺脏都有轻微的挫伤。你们说,这些肺挫伤是哪里来的?”

  “被别人打的吗?”陈诗羽说,“可是表皮没有损伤啊。”

  陈诗羽已经具备了不少法医学的知识和分析方法,我很是满意地点点头,说:“确实,正因为他的胸壁表面没有损伤,所以说明他的肺挫伤不应该来源于机械暴力。那么,最大的可能就只剩下肺脏震荡而形成的损伤了。”

  “震荡?”陈诗羽不解,“摔跤吗?”

  我微笑不语。

  大宝恍然大悟地说:“哦!原来是这样!我知道了,你们等等哈,我来开颅看看。”

  在大宝用开颅锯打开死者颅腔的时候,我也没有闲着,我观察了死者的双侧鼓膜。果然不出我所料,死者的双侧鼓膜都存在穿孔,虽然穿孔形态是有生活反应的,但是穿孔边缘出血现象并不明显。

  “果然如此。”大宝已经打开了死者的颅腔,脑组织表面可以看到广泛的出血点,大宝指着这些出血点说。

  “你们在打什么哑谜?”林涛憋不住了。

  “他们在找依据,现在依据已经找到了,基本确定,死者的损伤应该是爆炸伤。”韩法医说。

  “爆炸伤?哪里爆炸了?”陈诗羽问。

  “从法医的角度看,死者全身的这些损伤情况,就应该是爆炸形成的。”我用止血钳指着死者的面部,说,“最先让我怀疑是爆炸伤的,是死者眼角的那些白色的细纹。这些细纹的形成,是因为爆炸瞬间会产生强光,如果死者面向炸心,由于强光作用,就会有反射性闭眼动作,使得眼部周围的皱襞沟纹内皮肤没有热作用或者烟尘附着。机体迅速死亡后,会先出现肌肉松弛,这样,被皱襞保护的皮肤就显露了出来,形成白色的纹线。这些白色的纹线像是鹅爪的形态,所以这被法医们称为‘鹅爪样改变’,是爆炸伤的一种证明。”

  大家都在思索。我接着说:“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仅可以导致死者的鼓膜穿孔,而且因为死亡迅速而造成穿孔部位出血不多。同时,冲击波作用于胸腔,使得胸腔压力骤然升高,这也是诱发死者原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的原因。不仅如此,因为胸腔压力增高,上腔静脉血压骤升,回心血流逆行,可引起脑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、破裂,导致脑组织出现广泛性的出血灶。也是一样的原理,冲击波对死者的肺脏造成了震荡,而形成了肺挫伤。有了这么多依据,我们可以肯定的是,死者死于爆炸伤。”

  “听你这么一说,整个现场好像是能够串起来了。”林涛说,“死者正在垃圾场里捡垃圾,不知道什么原因,突然发生了爆炸。”

  “可能和他口袋里的香烟有关系。”大宝说。

  林涛点点头,接着说:“爆炸导致死者迅速倒地而死亡,但是在倒地的过程中,他陷入了垃圾堆里,然后恰巧被一块因为爆炸掀起来的阻燃布遮盖。爆炸虽然导致了垃圾场的大火,但是大火没有烧到垃圾平面以下有阻燃布遮盖的张建国。”

  “可是整个过程中,都没有人反映出那里发生了爆炸啊。”陈诗羽说。

  “这个也可以解释。”林涛微笑着说,“现场环境本来就偏僻得很,周围也没有人家。爆炸发生的时候,并没有人注意到声音,反而是因为大火浓烟,才引起了周围居民,包括张建国家人的注意。”

  “而且爆炸并不严重。”我说,“如果是严重的爆炸,死者的衣物很有可能被炸裂。甚至有些爆炸案件中,死者身上的衣服都被冲击波给剥光。死者的皮肤也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撕脱伤。而这名死者的皮肤都是完好的,衣服也都很正常,不过是黏附了烟灰炭末。解剖检验虽然看到了损伤,但也不过是轻微肺挫伤,就连整个腹腔脏器都没有因为爆炸冲击波震荡而发生破裂,肋骨也没有折断。致死的原因,却是他曾经潜在性的致命疾病被诱发。这一切,都可以证明此次爆炸是一次轻微爆炸。既然是轻微爆炸,声音就不会太大,那么结合林涛的分析,此次爆炸没有被人发现也属正常。”

  “也就是说,如果张建国没有那个什么瘤子,他不一定会死?”林涛问。

  “那个不是瘤子,那个是局部动脉壁薄,经不起血压的压迫,逐渐向外突出,看起来像个肿瘤一样。”我笑着说,“不过,如果不是这个原因,他确实不会死,他的其他内脏损伤都不严重,还不足以致死。”

  “说不定被大火烧死呢。”大宝说。

  “说得也是。”我说,“不过,垃圾场里,怎么会有爆炸物呢?”

  “是啊,这一点很奇怪。”陈诗羽说,“消防火调部门在刚才就已经对现场进行了一次粗略的搜索,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爆炸装置的零件。”

  “应该不是爆炸装置导致的爆炸。”我说,“一来爆炸装置不会就这么大一点威力;二来爆炸装置不应该在一个不易失火的现场导致大火。”

  “连失火都不易,那哪儿来的爆炸?太匪夷所思了。”大宝说。

  “这个我也想不明白。”我说,“我只知道,我们费了半天劲做通了家属工作去解剖尸体,结果现在得出这样的结论,如果我们没办法找出爆炸源头,就没办法向死者家属交代。”

  “现在一切的希望都在现场了。”林涛说,“希望大火没有毁掉线索。不过现场那么大,我们去哪里找线索才是捷径呢?”

  “有办法。”我说,“你们别忘了‘鹅爪样改变’。既然我们知道死者在爆炸瞬间是面向炸点的,又知道死者倒地后很快死亡,没有体位的变动,那么根据他倒地的姿势就应该可以分析出他在爆炸瞬间面向的位置,也就是炸点的大概位置。”

  “而且,既然有‘鹅爪样改变’,说明他离炸点不远。”大宝说,“不然,这大白天里,强光衰减以后,就不会引起人的反射性闭眼了。”

  我微笑着点了点头,说:“我们赶紧复勘现场,越早勘查,找到线索的希望就越大。”

  4

  消防火灾调查部门的同事还在现场进行搜索,他们也有他们的压力。他们也寄希望于在天黑之前,可以找到火灾发生的线索。

  我们见现场的垃圾都已经被水浸泡,是强大的高压水枪作用形成的,所以从勘查车里拿出胶鞋穿上,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发现尸体的位置走去。

  上午看现场的时候,因为是消防官兵直接运出了尸体,所以我们没有进入垃圾场。进入垃圾场的时候,才发现实在是举步维艰。腐烂的垃圾受到水的浸泡,更加腐臭难闻,和尸臭味差不多了。关键是走在垃圾的上面,完全不知道下一脚会不会踏空。

  林涛拿着勘查笔录和现场图,现场图是在发现尸体的时候,程子砚画下来的,现在居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。我们跟着林涛,走到了现场图中标记的位置。

  林涛看了看现场图,又看了看周围的环境,指着地面说:“喏,就这里了。”

  我的方向感不强,所以当了法医。作为一名痕迹检验员,是一定要具备强烈方向感的。根据现场的状况能完成现场图的绘画,又要根据现场图的记录来重新建立现场模型。我自认为在这一点上,我被林涛甩了几条街。

  “尸体是右侧卧位躺着的,如果把他原位立起来,就应该是面朝东南,嗯,对,应该是东南。”林涛一边比画着一边说。

  “东南,是……”我尴尬地问。

  “这边。”林涛一脸鄙视。

  眼前是一片焦土。

  从我们一路走过来的经验看,这一片被焚毁的烟灰炭末之下,有着各种各样的城市垃圾。我们在很多火灾现场,会把所有的灰烬都筛一遍,寻找隐藏在灰烬里的秘密。不过,这么大面积的灰烬,显然用这种方法已经无法奏效了。

  那么,该怎么去寻找线索呢?我们仅仅知道一个方向,和一个大概的区域。

  我往尸体位置的东南方向走了几步,漫无目的地踱着步,用胶鞋的鞋尖踢着烧毁了的不知道什么物体,偶尔蹲下来,把灰烬扒拉开,想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物体。

  可是,谈何容易啊。

  “为啥我闻见一股特殊的味道?”同样在我的身后漫无目的地寻找的大宝,突然来了一句。

  “啥味道?”林涛拿着一把消防锹,随机挖上几锹,“这里要么就是烧焦的味,要么就是垃圾腐臭味,我也闻得到。”

  “不对不对。”大宝吸了吸鼻子,说,“大概就这一块地方,你挖挖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