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四十五章往事如梦

第四十五章往事如梦

无事不登三宝殿,我就说你今天找我来,肯定有事。

“还请三爷明示。”我微微颔首道。

他沉吟了片刻,伸手至头顶,那里有刚刚掉落的花瓣,摸到那花瓣,拿着拈在手里,道:“想我乔家几十代勤恳谨勉,虽历经商海,却行善积德,对得起良心二字,才有了如今的这番家业。”

他顿了顿,又继续道:“到了家父这一代,祖业就开始慢慢出了些差错,但仍然不碍大事,我早年就被家父送至国外去游学,但总也觉得还是自己的家乡好,也正因为如此,我不顾家父反对,学未成便回了国,有如此之不孝子,家父颜面尽失,为了名声,他悄悄隐瞒世人,言三少爷任然在国外一心求学,并无归来。”

我靠!

这老头子真是老顽固啊!

怪不得我们从来没见过乔三爷。

“家父有两房太太,大爷二爷是大房所出,而我与妹妹霖儿则是二房所出。呵呵”

说到这里,他竟凄婉一笑,我再抬头去看他时,便觉得他的身影又凉薄了几分。

莫名有点心酸,说不出道不明的酸涩感。

“我已见过大爷和二爷了。”我轻声开口道。

“我知道。”他打断了我的话。

他自然是知道的,今天晚上他在院里闹的那一出,怎么会不知道。

“洛七姑娘”他忽然语气阴沉的叫了我一声。

终于要说重点了,我头皮瞬间麻了一半,提及要害,他万一怨气太重失去控制咬我怎么办?

我再也不敢那么淡定自如了,只能紧紧闭着眼,呼吸都小心翼翼。

却听他轻轻叹了一口气道:“洛七姑娘,你却说这大门大户里可有真情吗?”

被他这样一问,我登时傻眼了。

这要我怎么回答,拜托,您老自己说就得了,干嘛还要拉我进来。

我硬着头皮,干咳了几声,小声道:“我自小生在农户,并不知道大门大院其中的人情冷暖。”

说完猛咽了一口口水,但愿没有惹恼他。

他似乎并没有听我的回答,犹如自言自语道:“大哥二哥是一母所出,理应来说感情要好一点,跟我毕竟隔着一层,我也没奢望过他们二人会对我有多亲,但是所幸,大哥却对我极好,比对二哥还好。”

“大哥生来便能说会道,最会讨父亲和大娘欢心,连我母亲都对他关爱三分,且总拿着大哥跟我比,让我学着点大哥,去讨点父亲疼爱。二哥却跟大哥不太一样,话极少,少到一天也不跟我们说几个字,只是一天到晚闷声闷气的,所以家里人都不太亲近他。这一来二去,院里便只剩下我和大哥俩人的欢歌笑语了。”

他似乎深陷回忆无法自拔,连梨花掉落在他的头发上也不自知,只是幽幽道:“十二岁那年,父亲考我们三个学问,就大哥是最厉害的,上知天文,下通地理,更对商业之事凯凯而谈,完全像个大人一般,院里人都对他崇拜之至,都说乔家出了个小天才。而我和二哥就不是很好,我那时沉迷在太白少陵野老的诗文里无法自拔,哪里还有心思去学经商的学问,所以父亲对我很失望,他原本对二哥不抱希望,想着大哥和我还有个成器的,将来这份家业也好交到我们手里,没想到,我也这般不成体统,便听了先生的劝解,送我出国去游学,等学成之后再回来。”

“爱子之切,不难理解。”我淡淡道。

“是,我当时虽然有千万个不愿意,但也总想着父亲是希望我成龙成器,所以才会把我送到那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,与母亲生离不知道多少载。”他叹了一口气,又道:“我在国外过的并不好,那时全国上下都有股子崇洋媚外之气,觉得国外的月亮都比家乡的月亮圆,很多富家子弟从小都被送去了国外,父亲也不例外。可是身处那里的时候,你就会觉得哪里的月亮都是一样,反而家乡的月亮更可爱一点。”

“我一直求学到十六岁的时候,听新来留学的人说国内发了几十年难得一遇的旱灾,殃及了大半个国家,乔家哪里会逃得了。家中之人都想让我好好求学,问及此事都含糊不清,我料想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,便带着家仆偷偷跑回了国。”

他忽然抽泣了起来,话音凄婉悲绝道:“我回来才知道,我母亲早在半年前就病逝,家里人竟然一直瞒着我,想起我那可怜的母亲,十二岁便与我分离,病痛闭眼之际也未能与我见上一面,呜呜呜”

嗓子干涩异常,我想劝劝面前这位幼年丧母的男人,但是话道嘴边又被我生生咽了回去。

他凄凄哀哀的哭泣了好一阵子之后,终于平息了些许,接着道:“那时候我感觉全世界都与我有仇似的,妹妹哭我也不管,大哥来找我我也不见,我更是与父亲关系决裂,我觉得这一切都是他的错,若不是他信了那先生的话送我出国,让我与母亲分离,母亲又怎么会因为思念我而病逝,这一切都是他的错。”

“父亲心中对我有愧疚,对母亲更有,便也不再责怪我,任由我在院里整天舞文弄墨,玩诗作画,闭口不谈生意经,但只一点,就是不许我出乔家大院,因为外人都以为乔家三少爷是去出国游学去了,学的都是大生意经,不成不会归来。呵呵大生意经”

他不无讥讽的笑了一声,道:“大哥仍是对我好,就像从前小时候一样好,但是我总觉得这种好里有一层疏离,我以为是因为我出国游学几年未归,所以他才会与我有点生疏,所以便没有去深想。那时候他已经娶了妻子,也就是现在的大嫂,陈家大院的大小姐,谁都知道这是一门商业联姻,各取所需,但他二人竟伉俪情深,只羡鸳鸯不羡仙,成了众人眼中的天赐佳缘。”

“那二爷呢?”我接了一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