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2节(1 / 2)





  司马珩笑着瞧她,觉得她比上次见面,眉眼更生动了些,原本带着几分青涩的面庞,添了几分气韵,眼波流转,顾盼生姿。

  没有骗她,思念入骨,时常辗转反侧。

  每每胜仗,军中载歌载舞庆祝之时,常有女子助兴,甚则送去他帐中,美人含羞带怯,妩媚妖娆,他却勃然大怒,近卫惶恐之际,仓皇将人带走,他兀自坐在帐中喝了几口冷茶,一时想不明白自己为何发怒,待想明白是觉着沈荞会生气,便更懊恼,他似乎被一个女子绊得死死的。

  可即便懊恼也无济于事,他骗不了自己的心,往后仍旧不许任何女子靠近他卧榻半步。

  就连受了伤,脑子里想的却是,不能叫她瞧见,她惯会在他面前使性子,可其实是个心软又胆小的,叫她见了,难免伤心。

  他不愿她伤心。

  于是回敬都之时,只沈叙之冒夜去城外迎接,看到马车里的陛下,整个人吓得脸色苍白,连夜去宫中请太医。

  ——他夫人一向身体不好,得了沈荞的特许,允他随意请太医去家里。

  不然怕是瞒不住。

  太医来瞧了,伤口重新清洗包扎,又兼调养内里亏损,说新伤旧伤并发,少说也得半个月才能下床。

  如今已过去好几天了。

  沈叙之在司马珩床前汇报了近日里敬都的大小事,司马珩半阖着眼,没有什么精神,最后只说了句:“你只管去办,不必事无巨细跟孤说。”

  沈叙之面露感激,“臣谢陛下信任。”

  沈叙之二十五岁便已拜相,年少即得器重,原应是意气风发之年,越觉得甚为苦闷,每每向先帝提出改革之意,都被堵回来,渐渐也就失去说话的意图,原本以为此生已矣,没想到,竟还有施展抱负的一日,因而他对司马珩,不仅仅是臣子对君上的敬重。

  沈叙之怕陛下觉得苦闷,汇报了公事,又说了几句私话,“娘娘对那些进献的异族女子颇为不满,这几日瞧着都没精打采的,臣听娘娘身边的小侍女说,娘娘思念陛下,前几日还去勤政殿坐着发呆……”

  说到这里,司马珩神色才动了动,似乎是笑了。

  沈叙之接着道:“小皇子和小公主已经入了学,循例是六岁才入学,可娘娘同先生念叨许久,搬出来许多大道理,臣觉得,娘娘怕是只想清净些。”

  司马珩这回是真笑了,“她自己仿佛还没长大呢!带孩子像是能要她的命。”他微微出神片刻,轻抿了下唇,“孤原说两个孩子要亲自带的,是孤对不住她。”

  沈叙之想起许多画面来,都是沈荞手忙脚乱带孩子的场景,沈荞甚至还曾试图忽悠他把孩子带回相府去。

  “娘娘会体恤殿下苦衷的。”

  国事为重,若陛下不顾百姓黎民拘于儿女私情之间,岂非昏君所为,国之将覆,家又焉能存在。

  司马珩微微出神,“她自是会体谅。”

  她向来是个深明大义之人,只是每每深明大义之时,表情总是很明确:我理解你,但不妨碍我难过生气。

  司马珩便觉得头疼起来,他如今,似乎太过于看重她了。

  沈叙之瞧了陛下一眼,倏忽叹气道:“不如陛下还是告诉娘娘罢,娘娘肯定也是极思念陛下的,定然不希望您瞒着她伤情。”

  司马珩蹙眉,“再等等吧!现在这个样子,她若哭起来,孤可招架不住。”

  沈叙之笑了笑:“陛下对娘娘情深义重。”

  司马珩:“她陪伴孤这么多年,又为孤诞下一子一女,孤自然应当对她好一些。”

  沈叙之:“陛下九五之尊,伺候陛下是本分。”

  司马珩觉得沈叙之说得对,可没来由皱了下眉,脑子里只想着沈荞那套弯弯绕。

  又想起方才沈叙之说她问为何男子可以娶很多妻,女子却不可以同时嫁很多夫君。

  他觉得这话问得荒谬绝伦,却又觉得像是沈荞会说的话,又忍不住想,她是不是想要嫁许多夫君?是不是对他不满?

  想着想着,司马珩便觉得生起气来。

  他生气地说:“本分又如何,她若哪日不想行这本分,孤去治她的罪?”

  可他舍得吗?他不舍得。

  他不想要本分,他只想要她的爱慕。

  是了,究其缘由是他慕艾于她,已不可自拔。

  第五十章 带你们出去玩

  沈荞近日总觉得闷得慌。

  烦闷, 憋闷,气闷,各种闷。

  那几个选侍, 最近常来清和宫, 不是要请安,就是来拜见, 都是各族的公主王女,样貌品性也皆都不俗, 每每来拜见, 寻的理由也都妥帖, 见了面, 说话也讨人喜欢。

  于是她连发脾气都发不了,甚至偶尔觉得这些个姑娘都挺好的, 对她毕恭毕敬,周到妥帖。

  但因此,沈荞更难过了。

  她觉着, 若自己是司马珩,也不见得能抗拒这么些美人。

  傍晚的时候, 渤海王的孙女周绾来拜见, 门侍递了信儿进来, “周选侍说, 白日听闻娘娘最近胃口不大好, 特意做了开胃的酸梅汤, 顺道给小皇子和小公主做了些点心。她说只是远赴异乡, 无所依靠,观娘娘可亲,便冒昧叨扰, 希望娘娘莫要嫌弃。”

  沈荞能嫌弃什么呢?

  那周绾尚且豆蔻之年,懵懂可爱,叫人心生怜爱,沈荞想起那张脸,那双柔软的眸子,都不忍心伤她的心,便说:“叫她进来坐会儿吧!”顺便吩咐叶小植,“去库房拿新进的锦缎来,给人回礼。”

  周绾进了殿,盈盈一拜,“娘娘万福金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