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65章源于生活的游戏设计(1 / 2)





  王剑认为,《中国式家长》里面子比拼可以说是最有趣的内容之一,也是很能引起玩家共鸣的内容。

  在生活中,大部分人小时候应该都遇到过各种亲朋好友来串门,然后和家长唠嗑聊家常的经历,聊天自然就免不了炫耀一些“面上有光”的内容,像是“我家孩子这次成绩考得不错”,“之前去国外旅游了,风景真好”等等。

  把这种经历做成游戏,就是面子大战了。

  在面子大战中,家长会把你的特长丢出去炫耀,打击对方的血量,或者叫做“得意值”,对方也会和家长“互相伤害”,最后谁的血量高,谁就更有面子。

  当然,游戏不光要考虑有趣,共鸣这种内容,具体的奖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  当玩家赢下面子后,家长的面子就会增长,有具体的数值表现出来。

  之前说到,父母的满意度和压力值是两个主要的数值。当父母的满意度最大时,就会给予一次索要奖励的机会,奖励的娱乐项目,不管是在增加的属性或是减压方面,比一般的娱乐活动都要优秀许多。

  而索要奖励除了要有家长给予的奖励次数,对面子的数值也是有着要求,对奖励的追求,会让玩家更有动力在面子大战中取得胜利。

  王剑又道:“除了面子大战外,《华国式家长》里还有一些同样很有华国特色的内容,像是压岁钱。”

  童年难忘的回忆里肯定有过年,可以开心地玩,看烟花,家长也不会在这天责备。而收压岁钱就是过年最有代表性的内容。

  传说,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,名字叫“祟”,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,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,孩子吓得哭起来,然后就发烧,讲呓语,得病,使孩子变成傻子。

  因此就出现了压岁钱,谐音“压祟”,过年的时候给孩子发压岁钱,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,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,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。

  众策划眼里露出了兴奋的光芒。

  “把压岁钱做到游戏里?感觉这个创意很好!”

  “没错,收压岁钱是我对过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了!小时候,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,吃饺子还有烤鸭,看春节晚会。等晚饭吃得差不多了,就给爷爷姥姥,还有各位舅舅姨姨磕几个头,他们就会给出一个红包。虽然红包回到家后都被家长收走了,不过他们还是会给我返还一点作零花钱的,然后就被我用来去买各种擦炮玩。”

  “小时候我家门口有一间大书店,里面有一套非常想要的侦探小说全集,摆在很显眼的位置,但是家长一直不肯给我买,说给你买一套百科全书行不,我不答应。拿到压岁钱的第二天,我一大早就兴奋地跑到书店里去了,买回了梦寐以求的侦探小说全集,这是我关于压岁钱最美好的回忆。”

  “亲戚的红包还好,如果是家长比较亲近的朋友过来拜年,要给发红包,那家伙简直和打架一样,‘收下!给你的就是你的!’‘不行,阿姨你太客气了!’最后还是无奈收下。其实父母也会给朋友的小孩包个红包,谁也不占谁的便宜。”

  “一样一样。”

  “嘻嘻,我的压岁钱全被我娘要去,用来打麻将了。”

  “不过压岁钱怎么和游戏结合呢?”

  “这还不简单么,用事件的形式就好了,把大家和压岁钱的故事写进去,点击压岁钱事件就可以看到随机一个故事,然后零用钱增加。”

  “单纯用文字的形式吗?虽然这样也不错,不过似乎有些单调。我觉得压岁钱这种重要性比较高的事件,应该和普通的事件有所区别,做得更有可玩性一些。”

  “说得也有道理。”

  百里傲在策划们争议的时候沉思着,突然露出了灵光一现的表情:“我有个主意,不如也做成小游戏怎么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