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71章(1 / 2)





  ……

  燕青与李岚的婚事其实只是大燕皇朝运转后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,顶多算是一个小花絮。

  随着王霖即将出征河北,准备北伐光复燕云故地,朝中关于早立储君的声音越来越高。

  每日报到中枢的折子数十上百,积累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
  王霖是不打算先立太子的。

  他的孩子们还小,他想待孩子成长起来,再观其心性择定储君,接替他的千秋大业。

  作为现代穿越者,王霖骨子里就没有那些所谓的嫡庶之别观念。

  立嫡不立庶、立长不立幼的传承之法,虽然存在即合理,但不符合择优劣汰的精英观念。

  他可不希望自己打造的大燕皇朝,像秦一样,二世而亡。

  所以想先缓一缓。

  过了两日,册封储君的声浪更高。

  而李纲、吴敏、郭志舜、黄岐善,包括远在河东的宗泽,都上表奏请王霖早立储君。

  一言以蔽之,储君不确,皇帝不可御驾亲征。

  王霖连续回避了两次议立储君的朝会,最终却还是避无可避——四位在京的阁相率满朝三品以上文武大臣,生生将他堵在了行宫的御书房里。

  而立储之事,又非常敏感,所以在后宫也是一个近乎禁忌的话题,韩嫣诸女基本上都在回避。

  李纲率数十朝臣跪在御书房外,已经有差不多半个时辰了。

  此刻已是初夏,即便是日落时分,气温也是极高,李纲白发苍首跪在那汗水津津,紫色官袍皆被打湿后背。

  见李纲双肩轻颤,吴敏和郭志舜有些担心地望着这个跪在最前头的老者,又一起将复杂的眸光投向紧闭的御书房大门,心头微微叹息。

  其实他们这些阁相都知道王霖的真实想法。

  想要待诸子成人,择其贤者而承继皇位。

  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有利于大燕皇朝的永续传承。

  但礼法不可废。

  立储乃是国之大事,在立储的问题上必须坚持礼法,遵照古之惯例,册立嫡长子。

  所以群臣奏请立储其实没有什么好争议的,就是要立韩嫣所生的嫡长子王翰。

  王霖透过御书房的门缝瞅着门外跪拜一地的满朝朱紫辈,眸光闪烁。

  心底又多几分无奈。